Loading…

大学生的失业率与失意率



这两天全国各地正在热火的举行着秋季招聘会。由于奥运不能举行大型集会的缘故,这次的秋招会人特别多。再加上08年毕业的大学生和08年毕业的研究生对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就被凸显出来了。这两天不少媒体也在讨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还是被说的津津有味。诸如毕业起薪越来越低、毕业生失业率越来越高的话题就被一个个再抛出来。

 
对于这些情况,不少人都用“大学学历贬值”、“高学历高失业率”来解释,甚至有人提出“读大学无用”的论点。
 
相信这套说法的人的论述逻辑是这样的:大学生因为数量暴增,供过于求,因而导致学历的价值下降。这样的说法之所以广被接受,是因为它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经济学学理的依据──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与媒体正在努力灌输给大学生的,让大学生默默的接受花高额学费加上四年时间学来的东西到最后的价值可能与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相当。
 
但是真相往往被蒙蔽在貌似科学的数字及评论背后。这种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是有其学理假设存在的──在只有一种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所面对的是一样的就业市场的情况下,供给(大学毕业生)增加,才会导致价格(薪水)的下降。
 
大学生辛苦找工作
现在大学生学历严重不等值却还被企业主挑剔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知识经济”这种玩意儿,在正常情况下,大学教育是成为知识工作者的基本门坎。大学文凭会不会因为有越来越多人跨过这样的门坎而贬值呢?对于有机会进入中国顶尖大学学府的学子来说,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后档大学的毕业生非但在就业市场不是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对手,他们所受的教育,也正是“知识经济”要扩大其市场基础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换句话说,这些新增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是老牌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对手,反而是他们重要的顾客、消费者)。
 
我们的大学教育所面对的问题,是我们近年来新增加出来的大学,其所培育出来的大学生,无法顺利参与他们所预期、所想象的那个就业市场;然而,传统定义下并非大学毕业生该做的工作,又不是他们所愿意屈就的。所以说,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型态,大多是短暂、自愿性的失业型态,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的非自愿性失业。
 
因此,与其说“大学学历贬值”、“高学历高失业率”,不如说“大学学历不等值”、“高学历高失意率”、“投入产出不成等比”可能还更接近问题的真相。至于“读大学无用论”,我可就不是那样确定了。
 
对我个人来说,当一个“知识经济”的消费者,一向是比当个生产者更饶富趣味之事,这样的消费往往仰赖长时间的文化教养,而这也正是大学教育为用之所在。但是对于那些借了数万助学贷款才能完成大学教育的学子来说,我也不敢冒冒失失地就说,这样的大学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值得的、有用的。
 
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进名牌大学的学生,我们的社会与媒体尽是用“读了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这样的态度,更频频拿一些低学历创业成功的案例来贬抑他们辛辛苦苦得来的学位。我们却未曾去细想,中国历经这些年的经济转型、产业调整,“不读大学”是不是真的比“读不好的大学”有更好的出路呢?在现今的中国社会,高中、高职毕业生又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好工作呢?
 
根据“王盈勋”的《大学生的失业率与失意率》改写。
gowers在文中表述“让大学生默默的接受花高额学费加上四年时间学来的东西到最后的价值可能与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相当”并非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仅以此举例。
 

发布在: 2008年9月25日 | 分类: 杂七杂八
Tags: , , , , , , , , , , ,